首页

小熙夫妻主调教贱男

时间:2025-05-23 18:49:01 作者:中国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首访泰国 浏览量:92845

  前些日子,小组来到福建厦门,在乘船前往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途中,与几头中华白海豚不期而遇。

  这是世界上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豚,有“海上大熊猫”之称,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均有分布,但厦门是全国少有的能在城区海域看到中华白海豚的地方。

  中华白海豚为啥青睐厦门?一同乘船的专家说,海洋生态环境好不好,中华白海豚是指示性物种之一。厦门出现中华白海豚,说明当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显著。数据显示,中华白海豚在厦门海域的种群数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60头增加到如今的80多头。

  小组与中华白海豚的“偶遇”,是鹭岛生态蝶变的缩影。再往前追溯,这个变化的开始,可以从一个湖说起。

  筼筜湖(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筼筜渔火”曾是厦门一景。上世纪70年代,厦门向海要地、筑堤围湖,筼筜港成了筼筜湖。筑堤阻断了水的流动,加上各类工厂沿湖兴起,污水一股脑儿排入湖中,生态环境急转直下。

  筼筜湖怎样不再黑臭?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治湖方略。他创造性地提出20字治理方针:“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

  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之一。30多年来,在20字方针指引下,筼筜湖历经5轮大规模整治,从人人掩鼻的“臭水湖”变为水清岸绿的“城市会客厅”,并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现在,筼筜湖还有了“市民湖长”。60多岁的陈亚进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穿上了志愿服务队的“蓝马甲”,一有空就来巡湖,“只要在厦门,我就要过来看看”“筼筜湖的生态一年比一年好”。

  以筼筜湖为原点,厦门生态修复逐渐从河湖向海洋拓展。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是一座典型的海湾型城市。鹭岛之行,小组几乎去遍了当地所有海湾,切身感受到“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魅力——

  漫步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碧波荡漾,白鹭齐飞。曾经的马銮湾水质被老百姓称作“可乐”。经过多年治理,水的颜色从泛黑的“可乐”变成了透亮的“雪碧”。现在,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争相飞到马銮湾过冬。

  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眺望杏林湾,一段全长2.6公里的骑行道横跨海湾。在阳光照耀下,海面被车道分为光影不同的两面,一边幽蓝深邃,一边霞光璀璨。集美区自行车协会会长陈明福是这里的常客,他用“惬意”形容自己的骑行体验:“杏林湾空气好,每天都有车友来。”

  杏林湾水上自行车道(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站在五缘湾湿地公园观鸟平台上,但见鸬鹚在水中的木桩上一字排开,或低头休憩,或伸展翅膀。此处过去被称为“烂潮滩”,如今吸引了90多种野生鸟类觅食栖息。五缘湾的变化,让居民黄晓红赞叹不已:“每天我都来公园走走,幸福感爆棚。”

  五缘湾湿地公园(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清理海洋污染物,厦门交出一份智慧答卷。在厦门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调度中心,大屏幕中的动画模拟出当天海漂垃圾的漂移轨迹。有了这套智慧海上环卫系统,调度中心可以预测每天厦门湾海流活动,对海漂垃圾的规模和分布进行预报,给出精准的拦截和收集建议。

  保护“海岸卫士”红树林,科研工作者倾注大量心血。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高低错落的红树林生机盎然。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卢昌义深耕红树林研究与保护40多年,发明的“筷子苗”专利技术让幼苗成活率提升到90%以上。在几乎消失20多年后,85公顷红树林在此“重生”。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从外表看,厦门南湖公园西园并无特殊之处,但地下藏着一座2.5万立方米的调蓄池,相当于挖出10个标准游泳池。这一调蓄池可收集筼筜湖范围内区域的截流污水及初期雨水,保护城市水环境。

  从湖到湾,从湾到海,从海域到流域,从流域到全域……厦门生态保护修复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有“综合”“协同”“统筹”“整体”等关键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的,“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今日厦门,“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秀美的城市风景、蓬勃的发展前景,在中国这座海湾型城市交汇。(文/一鹤)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数字化转型促进浙江中小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5%

武汉8月8日电 (记者 张芹)8日清晨,武昌汉阳门码头锣鼓喧天,千余名中外抢渡赛选手和横渡方队泳者集结于此,等待向长江天堑发起挑战。

英国公布“飞行未来”行动计划

如今,5G正不断渗透到江西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引领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全省5G应用项目超1500个。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

这些汉简既是2000年前丝绸之路上万千故事的日常书写,又是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历史、地理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所载的历史细节,比如解忧公主的家国情怀、戍边士卒生活生产、百姓柴米油盐的烦恼事等,既有历史深度,更显历史温度。

CBA季后赛需警惕“脏坏动作”

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内控体系。切实发挥独立董事监督作用,强化履职保障约束。

中新健康丨专家:高风险人群避免肺部真菌感染预防很重要

李强指出,中方始终将对越关系放在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愿同越方一道努力,弘扬传统友谊,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夯实民意基础,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走深走实,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资讯
工信部发布新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和管理实施办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还存在许多“卡脖子”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更加需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目前,我国很多关键领域和产业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如高端芯片、操作系统、高端光刻机、高档数控机床、高端仪器装备、关键基础材料等,一旦遭受管制、断供,就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具有“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胆识,不拘一格、不循常规、突破现状、冲破禁区,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努力做到“非对称”,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实现从“追随者”向“引领者”的根本性转变。

热门资讯